高铁带来出行方式冲击波“铁”“公”“机”迎竞争时代
2011/5/26 22:41:31

      高铁发展带来出行方式“冲击波”“铁”“公”“机”迎来新竞争时代 
  公路、铁路、航空历来是我国老百姓出行最常见的三种方式,近年来,中国铁路网不断完善,高速铁路尤其迎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航线因高铁“冲击”而停飞,公路客运线路因与高铁线路“重合”而客流大幅缩减的状况频频发生。“高铁来了”,“铁(路)”“公(路)”“(飞)机”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在这一背景下,“铁”“公”“机”将如何协调共生,百姓的出行格局是否会因此而改变? 
  现状:高铁成为越来越多乘客的出行选择 
  王立是吉林省一所高校的教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往返于长春和北京之间。从前王立一直乘坐飞机前往北京,而这一习惯在去年他乘坐过一次动车之后改变了。 
  “卧铺车需要一夜才能到北京,感觉休息不好,也很不舒服,更喜欢坐飞机,方便快捷。去年跟同事一起出门,尝试了一次动车,感觉很好。从长春到北京往返机场和办手续、候机的时间加在一起,跟坐动车的时间差不多。火车站就在市区,对接站的人来说也更便利。”王立说。 
  像王立这样因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而改变出行习惯的人有很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055公里,全国铁路日开行动车组1000多列,日发送旅客达到92.5万人,高速铁路商业化运营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老百姓出行的方式,很多旅行社也做起“高铁游”的生意,动车、高铁组合游线路成为新的旅行方式,包括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四大古都线路,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大坝、襄阳古线路以及山海关、北戴河、北京6日游动车线路等。 
  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确定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按三个速度等级来建设。铁道部部长盛光祖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四纵四横”主通道的高速铁路,将按时速300公里建设;高速铁路延伸线、连接线及城际铁路按时速200-250公里建设。 
  冲击:部分航线停飞公路客运缩减 
  “郑州到西安的铁路开通后,往返这两地的航班受到很大冲击。”大同ABB牵引变压器有限公司市场销售部经理罗建国在与记者谈及高速铁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时如是说。ABB是全球领先的电力与自动化集团,长期以来为全球轨道交通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 
  东方航空(600115,股吧)公司总经理刘绍勇向媒体透露,即将建设完成的“四纵四横”高铁客运专线将使国内60%以上的民航市场受到冲击;南航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南航有38条航线与高铁直接竞争,比例接近1/4。 
  郑州-西安、武汉-南京、武汉-南昌等不少直航航线已停飞。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都是动车“逼停”飞机的案例。2009年4月起,合肥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开通,与合肥—南京—上海的客运专线相连,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实现武汉3小时到南京、5小时到上海。现在,武汉至南京日发五列动车,到上海日发十余列。 
  专家认为,通常在运距较短的情况下,乘高速列车的旅行时间比乘飞机少。某世界五百强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商务代表祁志峰表示,有不同需求的客户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出行。业内认为,500公里以内的距离是铁路的天下,500-1000公里间铁路和航空运输二者共存,1000公里以上是航空主宰。 
  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存在一定优势。随着科技发展,高速铁路和民航短线运输的时间差异迅速缩短。火车站大多位于市内,机场大多位于郊区且航班易受天气等影响延误。动车组的乘坐舒适程度与飞机相差无几,并且行车密度高,城际铁路甚至可实现一天十余次往返。 
  而在公路运输方面,今年年初开通的长春和吉林市城际铁路客流持续攀升,据统计目前占据了两地之间客运市场份额的80%;有媒体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长春往返吉林公路客运班车数量在城际铁路通车之后锐减1/3,62辆大客只剩20余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